您好!欢迎访问

胡葱笃豆腐典故(常州人冬至节与胡葱笃豆腐)

发布日期:2025-02-03 03:45:01     阅读量:100



“趁得今朝风日好,民间冬至大如年”。

说起“冬至”的民风习俗,就会想到常州的民间谚语:“冬至大如年”。“冬至”老辈人视为是一年中的一个大节气,实则岁时二十四节气中是冬季的一大中气,亦为民间传统习俗中隆冬佳节。古称“冬节”、“交冬”、“长至”、“亚岁”、“阳节”等等。它发生在每年公历的12月22日前后,太阳到达黄径270度冬至点时,这一天太阳光直射地球上的南回归线,于是北半球开始了冬天。此日也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,黑夜最长的一天。《史纪》云:“气始于冬至,周而复始”。因此,古代人十分重视“冬至”并大事庆贺!



历代以来,常州百姓也很看重“冬至”的。冬至大如年是老百姓的一句口头禅。常州人还将冬至的前一天称为“冬至隔夜”,对“冬至隔夜”的程度犹如“大年夜”。是夜,家家户户要团聚,吃“冬至酒”,也有吃汤圆、花糕的习俗,常州人家不论贫贱富贵,“冬至隔夜必有胡葱笃豆腐这道菜肴”。民谚云:“若要富,冬至隔夜吃块胡葱笃豆腐”,是夜城乡百姓,户户大吃,民谣云:“有吃吃一夜,呒吃冻一夜”。揭示了旧时代贫富人家过冬至节的不同景况,常州民谣可与唐代大诗人杜甫吟《冬至》诗相媲美,杜诗以“日日愁随一线长的一个“愁”字,唱出了贫苦百姓在冬至日的疾苦,而常州民谣以一个“冻”字道出了苦难百姓过“冬至”夜的哀伤。



胡葱笃豆腐是常州百姓冬日里餐桌的一道普通菜肴,冬至前后正值胡葱大量上市,也是最具丰富营养的时侯。豆腐是常州百姓日常小菜,便宜实惠,两者结合煮烧,成为高热量食物,冬日里享用可御寒冷,何况常州方言“富”与“腐”谐音,“若要富,冬至隔夜吃胡葱笃豆腐”这一个“笃”字,比烧、煮更有含义,是民间谚语迎合了百姓向往生活富裕的心里追求。也有说是古代常州籍官员家风延续的一个警示菜肴,胡葱是青的,豆腐是白的,一青二白是常州籍官员做官所追求的目标,常州民间现在还流传着“常吃豆腐,不犯错误”的谚语,也是有异曲同工一样的道理。